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无人机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,从农业植保、物流配送,到影视航拍、电力巡检,无人机的身影无处不在。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,对专业无人机操控人员的需求也日益旺盛。为推动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,提升从业者素质,国家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,大力扶持无人机考证,为有志投身该行业的人士提供了诸多利好。
近年来,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据中国民航局公布的数据,截至 2023 年,我国持证无人机操控员数量达到 194409 人,且执照颁发数量以每年 30% 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。即便如此,行业发展的迅猛势头依旧使得人才缺口庞大,据相关部门测算,当前无人机操控员的人才缺口高达 100 万人。这一现状促使国家积极布局,出台政策鼓励更多人考取无人机相关证书,以填补人才空白。
考取无人机驾驶证,已然成为从事相关行业的必备条件。根据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,无证操作≥250g 的无人机从事经营性活动,最高可面临 10 万元罚款甚至刑事处罚。而持有证书,不仅能合法飞行,解除禁飞区限制,通过官方平台(如 UTMISS)申请空域,在部分管控区飞行,还能让商业活动合规化,航拍接单、植保服务等收入可合法纳税,同时具备保险理赔资格,持证飞手可购买高保额第三方责任险,在事故后获得保险公司按规赔付 。从职业发展角度看,持证飞手平均薪资比无证者高 30%-50%,职业选择也更为广泛。以深圳为例,持证物流飞手参与美团无人机配送,月薪可达 1.8 万元,超出同城骑手平均薪资 70%。
为鼓励更多人考取无人机证书,各地政府纷纷推出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。南京市人社局于 2025 年公布的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中,明确将无人机驾驶员纳入其中。对于符合 “本市户籍 + 企业职工 + 社保满 1 年” 条件的人员,考取无人机技师(二级)证书后,最高可领取 8000 元的培训补贴。
从考证体系来看,也在不断升级完善。2025 年 1 月实施的《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培训管理规定》首次将农业飞手纳入统一管理体系,田间作业成为必考科目。持有旧证书的飞手若转岗其他企业,需重新参与田间实操考核。无人机执照考试正在告别 “一刀切” 模式,实行分类考核,如农业植保方向增加农药配比、作物识别等模块,物流方向新增航线避障算法实操;技术捆绑方面,2025 年起,报考超视距驾驶员需同步通过北斗导航系统操作认证 。
对于想要考取无人机证书的人来说,首先要明确证书类型。目前主要有 CAAC(民航局)颁发的执照,分视距内驾驶员、超视距驾驶员、教员三个等级,适用于商业飞行、空域申请等,具有法律效力且终身有效;人社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涵盖无人机驾驶员、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工种,通过人社部门授权的评价机构考核,全国通用;还有行业协会证书,如 AOPA 合格证适用于植保、物流等特定行业,UTC 证书侧重飞行技能认证等 。
在报考条件上,CAAC 要求年满 16 周岁,矫正视力 1.0 以上,无色盲色弱,无精神类疾病,学历初中及以上。报名需通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,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,如飞行原理、空域管理、气象学等,以及实操,如模拟飞行、紧急情况处理、航线规划等。通过理论、综合问答、实操考试后,约 15 天至 2 个月拿证,CAAC 证书需 20 个工作日审核 。
无人机考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。无论是从就业前景、薪资待遇,还是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,考取无人机证书都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选择。在政策的扶持下,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无人机行业,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。如果你对无人机行业感兴趣,不妨抓住这一机遇,考取相关证书,开启属于自己的职业新篇章。